減稅降費效應不斷顯現 逾四成制造業納稅人將紅利用于研發
2019-12-17 來自: 中國經濟網 瀏覽次數:1925
減稅降費效應不斷顯現 逾四成制造業納稅人將紅利用于研發
今年以來,減稅降費的效應不斷顯現,制造業等行業均收到政策“紅包”。國家稅務總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制造業新增減稅4738億元,占新增減稅總額的31.36%;批發零售業新增減稅3258億元,占新增減稅總額的21.56%。
11月21日,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記者表示,各種減稅降費政策一 定程度上相當于增加了行業的盈利能力,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業績,對企業的經營能夠發揮積極作用。
“相對于補貼,減稅降費是一種更 好的方式”,楊德龍認為,對于企業來說,盈利越多,交稅越多,減稅的效果越好,是一種“鼓勵優 秀”的方式。
今年4月1日起實施的深化增值稅改革,將制造業適用稅率由16%降至13%,將交通運輸、建筑等行業適用稅率由10%降至9%。制造業適用稅率下調3個百分點,是下降幅度大的行業之一。
“整體來看,今年以來減稅幅度高于市場預期”,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對記者表示,根據測算,此次減稅有望推動制造業企業凈利潤總額增加989.80億元,交通運輸業等凈利潤總額增加84.99億元。
今年9月4日,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布了《關于明確部分先進制造業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公告》明確,自2019年6月1日起,符合相關條件的部分先進制造業納稅人,可以自2019年7月份及以后納稅申報期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增量留抵稅額。
近年來,各項減稅降費政策持續發力,不少行業的上市公司都得以從中受益。“近年,中國政府持續推進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大幅減稅降費,改善企業經營環境,本集團各項業務都不同程度的受惠。”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在TCL集團半年報中表示。
浪潮信息三季報顯示,其他收益較上年同期增加154.42%,主要系本期收到的項目相關補助及軟件退稅增加所致。
粵電力A三季報顯示,受電煤價格同比下降、市場電價差同比收窄、減稅降費政策實施紅利以及各項成本費用有效管控的綜合影響,公司發電毛利同比增加,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33887.93萬元,同比增長42.61%。
此外,上交所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減稅降費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對穩定經濟發展預期、激發創新創業活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顯現。前三季度,滬市實體類企業稅費支出合計1.48萬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為7.26%,同比下降0.36個百分點。而根據深交所披露,今年上半年,深市上市公司稅費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5.39%,同比下降0.53個百分點,合計減輕稅費315.51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稅務部門調查數據顯示,前三季度,45%的制造業納稅人將減稅降費紅利用于增加研發投入。
潘向東分析,從需求端而言,減稅可以刺激企業投資,擴張需求,從供給端看,減稅可以提升潛在經濟增速,擴張供給。展望未來,減稅降費力度將會進一步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