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國貨一直在狂奔!
2021-04-14 來自: 中國傳動網 瀏覽次數:795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國貨一直在狂奔!
中國早已不是當年那個中國,中國品牌也早已今非昔比,這些年隨著國產品牌增長強勁,衰落的則是外資品牌,即便在全1球市場,中國品牌也逐步由原來的純代工,變成了以自有品牌在爭奪中高1端市場,這種勢頭在zui近三兩年特別迅猛。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國貨一直在奔襲
從洋務運動,一直到新中國的成立,從改革開放到新國貨的生機勃勃,這個過程雖然漫長而艱難,現如今也終于綻放。
據《2020中國消費品牌發展報告》數據顯示,這兩年線上中國品牌市場占有率已超過70%,國人對中國品牌的關注度飆升,越來越多的國貨品牌正在強勢崛起。民族情結固然是一方面,國貨企業在產品創新、品牌打造、商業模式等方面呈現出的全新態勢,也為新國貨的進化提供了強大支撐。
截至2020年6月底,僅拼多多平臺銷售的國產品牌數量就超過50萬個,其中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品牌更是達到212個。
zui早的國貨潮可以追溯到1904年,在美國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上,當時代表中國的產品為絲綢、瓷器、鐵觀音茶葉等等,時過境遷現在的國貨也早已不是那些“土特產”。
近些年來,隨著創新技術的不斷突破創新、新興市場及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國貨品牌正在迎來前1所未1有的發展契機,“中國制造“也在向“中國智造”挺進,并成為一張成功的標簽。
尤其在智能硬件領域,一些產品、品牌更是活躍于世界舞臺,比如大疆,無人機產品的技術含量已經無需多言。要知道在十多年前,這類高科技產品一向都被視為“美國專利”,大疆的橫空出世打破了慣性思維,不僅“飛”出了自我,也“飛”出了“中國制造”新定義。從無人機身上,世人看到了“中國制造”新的內涵,不再是低端和代工的縮影,而是走出了傳統模式的“中國創新”。
截止目前,在無人機領域大疆可謂一騎絕塵,占據了全1球80%的市場份額,在全1球民用無人機企業之中獨占鰲頭。
華為則是中國科技的另一個代表,其技術已經讓一個國1家不惜放下臉面,以舉國之力進行打壓,縱觀整個全1球商業歷史,這樣的情況也算是前1無古1人。
從業務方向來看,在全1球通信領域華為已經連續十幾年成為世1界第1一大通信企業,只說當下的5G技術,在遭受不公打壓之時,華為依舊斬獲全1球91份的商業訂單;在專利數量上,華為已申請的5G專利高達3000多項,同樣排名全1球第1一。
總之,隨著優1秀的國產技術、產品不斷落地,也在不斷挑戰和打破消費者原有對中國制造的認知,越來越受到全1球用戶的認可和喜愛。
掃地機器人下一個國貨閃光點
除了大疆、華為等企業外,中國許多高科技行業也在脫穎而出,比如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巨頭紛紛入場之后,未來全1球汽車市場的話語權可能會發生巨大變動;其次,無人駕駛技術也快成為中國的一張名片,包括來自BAT等企業的加碼,使中國無人駕駛處于世界領1先。
在智能硬件領域有個產品在技術上與造車有著異曲同工之處,那便是掃地機器人,這個曾經由外國品牌一統天下的市場,早已被國產品牌迎頭趕上,雖然其海外市場滲透率還遠高于國內,但技術上竟然遠遠落后。
1、百家爭鳴,各出其招
掃地機器人的歷史已經有20多年,第1一臺誕生于瑞典伊萊克斯三葉蟲專1業家電制造商,本質上來說確實屬于舶來品,但要說“發揚光大”還是在國內。
現階段,對比掃地機器人玩家數量可以發現,國產品牌已經遙1遙領1先,并且與國外品牌相比,行業層次更加豐富,從類型上來看,有互聯網企業、有傳統家電企業、也有科技型跨界企業等諸多陣營,從zui初的3、5個玩家,到現在已經有數十個品牌,近1400款產品。
具體到品牌,目前國內市場還具備一1定競爭力的外國品牌只剩下iRobot等幾家屈1指可1數,像三星、松下等品牌聲量則是大不如前。相反國產品牌市占率逐年增長,包括360、華為、小米等品牌都打出了自己的天地。
且不只國內市場,這些品牌早已走出國門面向全1球。比如360掃地機器人從2018年開始攻入韓國市場,2019年拿下韓國zui1受歡1迎品牌和消費者滿意第1一名兩項大獎,成為韓國掃地機TOP3品牌,同時開拓了德國、日本、加拿大等17個國1家,發展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從商品制造上來看,國內已經承擔全1球超90%的掃地機器人生產制造環節集,且銷量也攀升到全1球第1一,在掃地機器人領域國產品牌紛紛展現崢嶸之勢。
2、技術升級越發密集,創新研發百花齊放
不光只是品牌和市場對于外國品牌實現反超,技術上國產掃地機器人所展現的創新能力同樣無1與倫1比。
對比國外早期的掃地機器人可以發現,一般印象都是“價格昂貴”、“高度設計不合理”、“清潔不全1面”、“自動化能力低下”、“覆蓋率低”、“識別能力差”等等等,而這些帽子,絕大部分都是由國產品牌一個個將其摘下。
首當其沖的價格問題,當年高達上萬元的價格,貴的讓人直呼這是有錢人的玩具,而轉折正是在大量中國玩家入場后,讓產品價格基本穩定在了1000-3000元不等,而這個價格區間則正好可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購買需求。
其次,則是智能化程度,互聯網品牌云鯨成為一個代表,其全1球首1創自動洗拖布的方式,讓掃地機器人徹1底實現了全自動化,也真正實現了掃地機器人幫用戶解放雙手。
zui后,在解決覆蓋范圍、深度清潔能力上,360成了不得不提的品牌,例如其今年發布的掃地機器人X100 MAX,在目前激光雷達掃地機產品高度普遍大于9厘米時,360將高度壓縮到了極致,使整體水平只有8.5厘米,并且為進一步提升掃地機器人應對家中復雜環境,360采用了三目激光雷達矩陣,環繞式視覺讓掃地機器人避障沒有了后顧之憂。以前無法清掃地方如床底、茶幾底部都能進退自如,解決了大量“盲區”。
而360之所以能實現極致壓縮,得益于他們隱藏式雷達設計,將雷達隱藏起來看似微不足道,但這其中涉及到的結構問題、光學問題十分復雜,能做到實屬不易。并且目前“三目激光雷達矩陣和隱藏式雷達設計”是當下激光雷達掃地機器人領域zui先1進的技術理念。
顯然,在云鯨、360這些品牌的共同發力下,使整個掃地機器人行業不斷前進創新,中國品牌也成為了“行業天花板”的標志。
掃地機器人,“智能國貨”的第1一步
掃地機器人或許只是“智能國貨”興起的第1一步,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高科技產品成為“國貨之光”,當然現階段國產品牌也絕1對無法掉以輕心,想要走得更遠還有幾個方面需要加強。
1、國貨崛起,態度優先
與外國品牌的競爭,國產品牌需要走出自己的步調,畢竟能獲得今天成績對于大多數國產品牌而都屬不易,所以需要更加珍惜。
相較于過去,國產產品的質量確實有了質的提升,但仍需進一步加強。以這兩年興起的小家電產品為例,巨大的市場和高額的回報,讓整個賽道“人滿為患”,新生賽道出現野蠻生長也是可以理解,不過質量問題也再次成為焦點。
比如,許多初生品牌為了賺快錢,往往重營銷而輕研發,但如今品牌通過一味推新來鞏固自己的市場的方式已不適用,如果始終無法提高自身技術壁壘,而是一味在營銷包裝上進行投入,只會導致企業淹沒在市場的浪潮中。所以包括小家電企業在內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必須依托技術創新和技術升級,形成核心技術優勢。
國貨大興的熱潮,絕不是給投機商人牟利的機會,又比如掃地機器人行業現在品牌扎堆但zui終經歷市場淘汰,留下的只會是部分具備核心競爭的力的玩家。
2、創新研發,不忘初心
說到核心競爭力,研發創新能力當排第1一。雖然大部分國貨品牌都已經摘掉了“山寨、抄襲”的帽子,但相較于許多國外頂1尖品牌,如蘋果、特斯拉等,國產品牌在創新研發上的成果依舊不夠顯著。
好消息是國內品牌在這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像前面提到的掃地機器人能在眾多技術領域實現全1面反超,研發創新就是關鍵。如360他們是本著“以造車的思路做了一臺掃地機”,其團隊是由一批擁有10年以上智能領域研發經驗團隊組成,將無人駕駛技術“降維”落地應用到掃地機器人中,2020年更是榮獲掃地機器人企業標準“領跑者”稱號,而縱觀整個360掃地機器人的發展歷程,自2018年第1一臺產品問世后,360掃地機器人共經歷了48次APP迭代,33次固件進化,累計功能優化升級1289項,新功能的不斷加入,為消費者不帶來了更多新體驗,不得不說這才是一個做產品該有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