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頻技術與電機技術的融合,將迎來電機的智能時代!
2021-05-21 來自: 中國傳動網 瀏覽次數:719
變頻技術與電機技術的融合,將迎來電機的智能時代!
電機的起動性能、額定運行性能以及特殊工況條件下的適應性,反映出電機綜合性能指標的優劣,因而電機設計時總是將起動、額定運行性能及必要的過載能力作為控制標準或要點。然而,這一1切都是以恒定電源供電為基礎和前提。
那么,我們現在改變一個條件或前提,看看究竟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時下變頻器應用極為普遍,客戶特別喜歡變頻器驅動電機的運行模式,以便獲得非常優良的操控性能和十分可觀的節能效果。類似的變頻電機應用剛需,不會僅僅止步于簡單易控模式,必然向高性能應用層面發展。到了高性能應用層面,電機特性必1須與變頻器供電模式高度相容,非常寬的調頻范圍內,電壓值也在同步調整,且調整的精度和效果直接與電機內在特性相關。
如何把控電機的內在特性,獲得電機與變頻器達到佳匹配狀態時的效果呢?
第1一,電機定轉子槽盡可能設計為梨形槽、平行齒,避免齒槽部位磁通密度變化過于劇烈。第二,模擬實際運行,按恒磁運行、固定工作頻率間隔進行典型工作頻率電磁計算,獲得佳頻壓曲線。第三,變頻器參數設置參照佳頻壓曲線設置,取得理1想的軟起動特性,規避個別頻率點的異常嘯叫聲和拍頻振動。
以大型籠型電機的轉子槽形為例,深槽和雙籠槽是工頻電機條件下較多采用的改善電機起動性能的有效措施。當轉換為采用變頻器或可控電源供電時,設計中完全要放棄這種槽形,因為這些槽形只對起動性能有好處,而對效率、功率因數指標的提升是不利的。
鑒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確定,變頻調速系統的電機設計,轉子槽的設計側重1點為電機效率、功率因數和大轉矩等主要性能,并通過槽形尺寸的合理搭配盡可能地提高電機的運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