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短半導體企業研發流程,勢在必行!
2021-06-21 來自: OFweek工控網 瀏覽次數:671
縮短半導體企業研發流程,勢在必行!
芯片之于信息技術時代,猶如煤和石油之于工業時代。半導體正在取代石油,成為21世紀的戰略材料。半導體是這兩年國1家重1點發展的行業,在國1家大力支持半導體產業發展的環境下,中國半導體產業研發熱情空1前高漲。
當前,全1球半導體產業進入重大的調整期,集成電路產業的風險與機遇并存。他指出,在經濟全1球化的時 ,開放融通是不可阻擋的歷史趨勢。目前,中國是全1球主要的電子信息制造業的生產基地,也是全1球規模 大、增速 快的集成電路市場。
在國1家大力支持半導體產業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半導體企業發展迅速。全世界的芯片都陷入了“缺芯”風暴。汽車芯片急需,手機芯片供不應求。從去年底到現在,數字化轉型企業愈來愈多,“核心”戰爭愈演愈烈。目前,半導體材料和設備訂單爆滿,總存在產能缺口。這也加速了行業企業反思如何縮短行業企業的研發和生產流程,以滿足產能缺口。
就國內而言,半導體企業布局工業控制應用的市場涵蓋多種領域,順應技術要求和市場需求的變化,縱深推進,其中電機領域已是深耕已久,產品輩出,而國內電動工具領域也緊跟崛起。整體來看,工業控制應用領域未來將會迎來更多發展機遇和市場容量。如今,不少國內半導體企業已聚焦工業控制領域,深耕發展,研發出自身獨1特的優勢產品,進一步興起和推動著國內市場。
自2021年以來,半導體芯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斷貨,目前,英飛凌、恩智浦、意法半導體等國1際主要廠商已將交貨期延長了4倍之多。在缺貨的情況下,渠道市場中的MCU價格不斷飆升。以意法半導體為例,熱門機型的渠道價格比2019年高出近12倍。
同時,經過多年的積累,國內一些廠商在產品技術指標上已經完全滿足了下游客戶的需求,在缺貨的情況下提供了優1質便捷的替代品。下游終端廠商在本土服務效率、供應安1全、產品質量等方面,逐步支持本土廠商的解決方案,或直接用本土廠商替代海外供應商。同時,在海外廠商占據優勢的汽車和工業級市場,國內廠商也逐漸引入。我們判斷,國產化替代并非短期效應,工業控制的智能化和安1全需求,對芯片廠商是挑戰同時也是機遇。
正因如此,國內許多廠商更應把握這次機遇。然而,傳統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已不能適應企業快速發展的需要。大量企業需要改變經營方式和管理方式,尤其是研發管理方式。研發是企業的核心,研發效率和研發成本對企業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如何使研發團隊越來越敏捷,構建一支高度敏捷的團隊,已經成為芯片、半導體等傳統企業或轉型期企業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