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業1.0到4.0發展歷程看:工業互聯網究竟還有多遠?
2021-10-15 來自: 新工業洞察 瀏覽次數:834
從工業1.0到4.0發展歷程看:工業互聯網究竟還有多遠?
科技的發展如同永1不止息放肆奔騰的河流,一路高歌,一路向前。近300年來文明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日新月異,與過去相比人類的生活方式產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前段時間,“工業母機”四個字突然映入投資者眼簾,概念興起之后受到廣泛投資者的關注。事實上,這也與時代發展的趨勢分不開。
工業的發展代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隨著不少關于“新工業”的概念出現,“工業1.0、工業2.0、工業3.0、工業4.0”等詞匯再度向大眾撲面而來,使人們難免有霧里看花的感覺。
德國在去年就提出了工業4.0的概念。他們認為,18世紀引入機械制造設備的工業是1.0時代,20世紀初的電氣化與自動化是2.0時代,20世紀70年代開始的信息化是3.0時代,現在正在進入工業4.0時代,即實體物理世界和虛擬網絡世界融合的時代。
那么,工業1.0是如何演變成工業4.0的呢?這些相關概念又如何理解?
工業1.0:“蒸汽”驅動發展
在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上半葉,首先由英國棉紡織行業組織興起了大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的變革運動,自此工業化變更第1一次進入了人類的視野。
隨著新航路的開辟,英國積極進行殖民擴張,在世界各地奪取了大片殖民地,但是通過殖民掠奪手工工廠的勞作模式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
1765年織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織機”,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
技術革命需要提供動力支持,蒸汽機此時變得十分重要,蒸汽機的改良推動了機器的普及和大工廠制的建立。于是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廠,很多以前依賴人力與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機發明后被機械化生產取代。
這場技術史上的巨大革命,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的時代,進一步促進了近代城市化的興起。
工業2.0:“電力滲透”時代
19世紀下半葉--20世紀初,隨著技術的發展與進步,簡單的機械化生產顯然滿足不了剛剛嘗到工業革命甜頭的人類。
于是,科學開始發揮了其更重要的作用,引導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生。
1866年德國西門子提出發電機的工作原理,完成了人類第1一臺自勵式直流發電機。
隨即,發電機和內燃機的發明得到了廣泛引用。機器有了足夠的動力,不再是冗長且緩慢的大家伙,飛機、汽車等各式各樣的交通工具得到了飛速發展,工業也變得多樣化。
人類的思想非常活躍,很快就發明了電話機等通訊設備,信息交流變得簡單快捷,也為接下來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奠定了基礎。
工業3.0:“人機協作”
20世紀后半期,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隨著電子與信息技術的廣泛引用,使得制造過程不斷實現自動化,人類文明史上科技領域又得到一次重大飛躍。
1957年蘇聯發射世界上第1一顆人造衛星,開創空間技術發展的新技術。
第三次工業革命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帶動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各種具有高度科技含量的產品和技術得到了明顯的進步。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也在發生了重大的變革。
工業中生產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機器人,高危、復雜的工序均可使用機器人代替,并產生經濟效益。
微型計算機促進了全1球互聯網的誕生,縮短了人與人的距離。
工業4.0:“萬物互聯”
20世紀后期,2010年7月,德國政府通過了《高技術戰略2020》,把工業確定為十大未來項目之一,其內容是指將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與工業生產相結合, 終實現工廠智能化生產,讓工廠直接與消費需求對接。
德國工業4.0概念的出現,引發了全1球工業領域的革新浪潮。
工業4.0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工廠將生產設備、無線信號連接和傳感器集成到一個生態系統平臺中,這個生態系統可以監督整個生產線流程并自主執行決策。該系統利用了信息物理系統、物聯網、工業物聯網、云計算、認知計算和人工智能。
工業4.0旨在將一1切的人、事、物都連接起來,形成“萬物互聯”。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在工業4.0中承擔核心技術支持,越來越多的機器人會代替人工,甚至是完全替代,實現“無人工廠”。
在這張“大網”里,充斥著人們對工業未來愿景,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統(CPS)為基礎,以生產高度數字化、網絡化、機器自組織為標志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總結
邁向工業4.0,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工業4.0的本質是追求工業制造系統 優化的過程,也是自動化和信息化不斷融合的過程,更是用軟件重新定義世界的過程。
進入工業互聯網時代,隨著各種政策利好消息的出爐,這對于制造業企業、互聯網企業、初創企業、軟件企業、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商等來說都是重大利好消息。
未來要想推動工業互聯網朝著健康穩定的路徑發展,離不開產業鏈里企業的共同努力,這就需要傳統企業跟上時代的洪流,在時代的變遷中迅速把握機遇實現轉型升級。可以預見到的是,在工業互聯網這條賽道上,未來有望誕生更多巨頭跟獨角獸,而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將發生巨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