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克機床敢于做機床物聯網的“吃螃蟹者”
2017-08-29 來自: 沈陽海克機床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2915
機床,被成為工業生產的“母機”,是實體經濟的核心設備之一,因此它的發展一直備受人們關注。但在工業4.0發展的背景下,柔性制造興起,新的生產方式、管理方式對機床產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沈陽海克機床有限公司,誕生于60年前的沈陽第二標準件廠,正攜資本之力全力奔向這一新興的巨大市場,他們要把機床放到一個巨大的云平臺上,并利用這個“機床物聯網”商業模式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
海克機床有限公司在沈陽是一家老牌機床制造企業,專業生產數控機床、雕銑機、龍門式數控鉆床、龍門式數控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機床附件,長期以來與近百家國內外知名機床加工廠建立了長期友好的合作關系, 公司占地面積78000平方米,擁有55000平方米的現代化車間,200余套各類大中型加工設備及精密檢測設備,具備年產機床12000余臺的制造能力。但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公司越來越認識到中國制造業信息化走過近二十年的步伐,企業始終停留在財務加供銷存的系統上,真正為企業創造核心價值的供應鏈管理收效甚微。
公司巨資引進沈陽機床I5系統,打造智能工廠,進軍高端裝備制造進軍,公司利用isesol-MES形成閉環物聯管理,該生產制造執行系統,充分、智能解決制造企業實時關心的三個問題:“生產什么?生產多少?如何生產?”,實現了物料跟蹤,不多料不缺料; 根據生產現場的實時數據進行排產和調度,提高排產和調度的效率; 加強質量控制,產品追索;提高生產管理的實時性、科學性; 從而提高生產管理的技術含量和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做到精益生產JIT–較少的人力,較少的設備,較短的時間和較小的場地創造出盡可能多的價值。
通過:及時適量、零庫存、自動執行、實時搜集數據、電子看板等現場管理手段
實現:“個性化定制生產”,從而確保產品質量并降低成本、減少交貨時間,大步邁入工業4.0、中國制造2025。
MES 鏈接產能交易平臺形成智能制造+互聯網的新模式,而在這個平臺上,最終匯集產生的數據也將體現出獨特的商業價值——不僅能為中小企業提供數據云存儲服務,還能成為機械加工產能的交易平臺,兩三年之內,這個平臺預計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目前這一平臺正在加緊建設布局中。中國已經連續十年位居世界首位大機床消費國,工業轉型過程中,對高端數控機床的需求十分旺盛,中國機床行業規模占全球三分之一,2018年預計將達到1.2萬億。這個市場的前景無可估量,設備物聯系統是工業物聯網的基礎,做這個平臺的意義是巨大的,海克機床的這一創舉,也必將在工業4.0發展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大潮中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